內江綜合客運中心站2018年投入使用
成渝高鐵開通之后,內江正式融入成渝半小時經濟圈,大大方便了往返成渝兩地的旅客。但是由于高鐵內江北站目前還沒有配套的客運集散中心,給旅客們進城帶來了諸多不便,新建一座汽車客運站成為不少旅客的心聲。
10月10日,記者從內江路橋集團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,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內江綜合客運中心站布局為“主站場+副站場”,功能定位為集客運、商業、旅游、辦公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及區域性服務中心,包含日??瓦\功能、商業配套及基本換乘設施,能夠實現高鐵、客運、公交“三合一”零換乘??瓦\站主站場最快將于2018年3月完成主體工程,2018年12月投入使用。
A 方便旅客
將實現高鐵+客運+公交無縫對接
“到成都,打個瞌睡的工夫就到了;回個家,卻要折騰半天!”這兩年來,威遠人陳慶因為工作的緣故,沒少光顧高鐵內江北站。成渝高鐵的開通,大大縮短了內江到成都的車程,讓陳慶嘗到交通便利的甜頭。但出了高鐵內江北站后,要回威遠,卻要大費周章,這讓他非??鄲?。
“要到高鐵站對面趕公交車到晏家灣汽車站買票,才能坐到回威遠的班車。”陳慶說,等公交車加上堵車,往往要個把小時才能到晏家灣汽車站。有時,陳慶只有打出租車。“如果高鐵站旁邊有個汽車站就方便多了。”每次下了高鐵,陳慶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。
陳慶的感慨,說出了不少高鐵旅客的心聲。自2015年12月26日成渝高鐵通車以來,內江北站人氣日益增長。特別是每逢有高鐵動車組在內江北站靠站下客,站前廣場外出現“打擁堂”。由于沒有客運集散中心,接客的私家車和公交車、出租車攪在一起,往往使站前道路出現交通混亂的狀況。
在此背景下,新建一座客運站,既是民生訴求,也是完善城市功能的迫切需要。
記者了解到,為了方便旅客,與高鐵站相鄰的內江綜合客運中心站已于2017年6月正式動工建設。該項目是我市為加快建設“一帶一軸一區”重要交通樞紐的重點項目。該綜合客運站按照日均發送旅客量20000人次的設計標準進行建設,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汽車客運站及附屬用房、公交車站及附屬設施、配套商業及辦公場所。
內江綜合客運中心站項目建成后,屆時高鐵、客運、公交“三合一”,旅客順利實現“零換乘”,出行效率將大大提高。
B 功能完善
一站玩轉客運+商業+旅游
10月10日,記者在內江北站外看到,內江綜合客運中心站正在有序施工當中。
據內江路橋集團經管部工程師謝雪飛介紹,該綜合客運站的功能定位為集客運、商業、旅游、辦公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及區域性服務中心,包含日??瓦\功能、商業配套及基本換乘設施。
整個項目分主、副站場兩期建設,其中主站場總占地面積約為3.4萬平方米,總建筑面積3.6萬平方米。主站場采取立體交通設計,主要功能布局為中短途客運及部分長途客運車輛發班;副站場總占地面積約為2.5萬平方米,總建筑面積1.1萬平方米,主要功能布局為部分長途客運發班、部分客運車輛待班以及車輛列檢、洗車、維修等配套設施。
項目整體建筑采用立體化布局模式,主體建筑呈現為“L”型沿城市道路展開。同時,為了方便旅客,還配套規劃有跨道路天橋一座,與高鐵站站前廣場“親密接觸”,并規劃設置了出租車臨時上、下客點以及公交站點。社會停車場規劃在負一樓,長途候車廳及發車區設置在二樓高架平臺,一樓設置沿街商業、進站大廳等。
謝雪飛告訴記者,正在施工當中的是客運站的主站場。自今年6月開工以來,項目進展順利,施工單位已進場完成基礎土石方、樁基礎施工,目前正在進行地下室結構施工,力爭在2018年3月底完成主站場主體結構,確保2018年12月投入使用。
C 改善交通布局
城區汽車客運站或面臨重新整合
據了解,內江綜合客運中心站項目建成后,將成為我市規模最大、設施最齊全、功能最完善的公路客運樞紐中心,對提升內江交通基礎建設檔次,改善旅客候車環境,提高客運保障能力,緩解交通運輸壓力,方便群眾出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,必將進一步完善內江城市服務功能,優化發展環境,提升區域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。
目前,內江城區有高速公路客運站、晏家灣客運站、棬子坳長途汽車站等多個汽車客運站。綜合客運中心站建成后,城區將再添一座客運站。對此,謝雪飛表示,屆時,市委、市政府可能會根據城市交通實際情況,對已有的汽車站進行重新規劃或整合,提高各汽車站的利用率
內江汽車客運站
電話:0832-2103275
地址:交通路555號